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0-03-05浏览:354设置

专业代码:050101

执行学院:敬文书院    适用四年制本科生


一﹑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专业代码:050101)是汉语言文学与师范教育相结合的专业,为国家级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江苏省重点专业。著名语言学家廖序东,文字音韵学家古德夫,文学史家吴奔星、王进珊、蒋庭曜、吴汝煜、邱鸣皋、李昌集等都曾是本专业的任课教师。近年来积极探索临床型卓越语文教师的培养,并形成了以古典诗词吟诵、语言文字教育及汉文化开发等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国学功底、博雅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作品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接受系统的教学实践训练,成为既能弘扬中华传统和汉文化,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临床型卓越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知识领域:汉语言文学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写作

主要实践环节: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

主要的专业实验:创新课程、书法、写作训练、诗词诵读与赏析、大创项目、社团活动

二、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情操、身心健康、踏实敬业,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各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国学功底、国际视野、博雅素养及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悉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理念先进,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临床型卓越语文教师或教育管理人才,也可在本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出国学习。

2.培养规格

本专业采取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的人才分为“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三大类。“拔尖创新型”主要培养在汉语言文学各研究方向和语文教学研究方面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可以进一步深造,成为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学的专门研究人才,也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管理及研究工作。“复合应用型”主要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师范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国学功底、博雅素养和国际视野,接受系统的教学实践训练,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突出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卓越语文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国际化人才”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国际竞争力的汉语教学人才和汉语言文学研究人才。

3.培养要求

(1)拔尖创新型

本类型人才的培养除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有专业选修课程外,分类分型模块课程应以“模块一”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其中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六级水平),普通话测试成绩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水平,计算机测试成绩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至少主持或参与1项科研创新项目,或发表1篇学术论文。

(2)复合应用型

本类型人才的培养除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有专业选修课程外,分类分型模块课程中应以“模块二”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在校期间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其中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普通话测试成绩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计算机测试成绩达到一级及以上水平。

(3)国际化人才

本类型人才的培养除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有专业选修课程外,分类分型模块课程中应以“模块三”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外语交流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很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其中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六级水平或通过雅思、托福考试),普通话测试成绩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计算机测试成绩达到一级及以上水平。

三、学制、学位及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在校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学位:文学学士。

学分要求: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准予毕业。